第164章(1 / 2)

1.

来到哥谭的短短几天时间,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在此之前,我的学习计划是诗歌与文学,再加上一点点陶冶情操的化学实验入门课程,课余爱好则是传统英式私校的常见项目,比如赛艇、攀岩和橄榄球。

现在好了,我除了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,还兼习拳击、巴西柔术和射击……

我的叔叔甚至还会在周末暂任我的击剑入门教练。

我:“……”

(双手抱头).jpg

实话实话说,就算我是个来者不拒的卷王,我也觉得这样的课程安排有点太高强高压了。

2.

但我的朋友,AKA一同受训的同学布鲁斯·韦恩,却对如此紧凑且深奥的课程安排持完全乐观的态度。

他一边看书一边敷衍地已读乱回:“你完全可以先休息一会儿。”

我:“???”

我瞬间就来劲了。

“只是玩笑。”事关荣誉与尊严,我假装满不在乎地说:“再学习一会儿吧。”

3.

早上刚在自由格斗教练的监护下被温斯特揍了一顿的布鲁斯低下头,随即若无其事地又翻过一页:“嗯嗯。”

4.

英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学习都这么拼命吗?

布鲁斯困惑地想。

活泼得像牧羊场里撒欢的小狗。

5.

我服了,好可怕的美利坚卷王式教育。

我沉痛地想。

不过入乡随俗,他行我也行!

……不行也得说行:)

6.

如果能一直这样愉快(?)地互卷下去,其实在哥谭的生活还算蛮有意思的——可惜布鲁斯痛失双亲的惨痛经历与他非比寻常的执行力和正义感,都为这个故事注定了沉痛的底色。

有一天,我突然发现布鲁斯和叔叔之间的氛围怪怪的,好像吵架了。

这个时间点其实有点特殊,先是自由格斗的教练先生因临时工作而暂时离开了哥谭,这使布鲁斯的情绪有点低落;

再加上新学期即将开始,我的跨国转学手续陆续办好、布鲁斯的休学假期也快要结束……

总而言之,我们可能要回到学校,接受传统教育了。

虽然我还挺期待和同龄人接触的生活的,但布鲁斯可能……好吧,不是可能。

他就是不想回到校园生活之中。

其实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,在我和221B周围邻居家的小孩们打成一片、甚至邀请布鲁斯一起出门玩时,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,然后躲起来。

我当时十分不解——这么卷吗,朋友?

但布鲁斯只是笑了一下:“今天我也休息。”

然后他又懒洋洋地说:“噢,祝你们玩得开心。”群㈥八饲⑧钯㈤铱舞⑹

7.

“好吧。”

我真诚地说。

然后就扭头跑去找他们玩了。

其实我不是没有努力过强行抓布鲁斯一起。他这人属于嘴巴很硬但心很软的类型,但如果我坚持恳求他,他也会同意的。

不过,虽然他既不会甩脸色扫兴,待人也非常有礼貌,然而我能够感觉出他其实十分抗拒这种略显幼稚的集体活动。

我承认那群小孩普遍有点笨——但至少他们的互动性很强,抛掉脑子一起玩也挺有趣的。

没办法,我只能放弃了合家欢的美好设想,一边向上社交、一边向下兼容。

8.

我算是发现了,布鲁斯这人在某些方面属于你推他一把、他就走一步,如果你不碰他,他就会站在那里像个蘑菇一样一动不动地阴暗长毛——

但如果你戳得太用力,这颗蘑菇就会缓缓死掉。

总结:幼年布鲁斯·韦恩属于一款不定性触发型NPC。

说了这么多,我的意思是……

把这样一个NPC性格的别扭小孩丢进人堆里确实有点危险。

所以我非常理解布鲁斯和我叔为了这事儿吵架的心情,那段时间我叔的头顶真是肉眼可见地变得稀薄。

布鲁斯坚持他可以自学学校的课程——毕竟浪费时间在早已掌握的知识上没有任何意义;

但我叔坚持认为,与同龄人接触是社会化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。

他俩各执一词,谁也不能说服谁。

9.

你问我在干什么。

嘻嘻,我在一边吃布鲁斯那份小甜饼一边看热闹。

真香:P

10.

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,面对一只手就能把他拎起来的强权我叔,布鲁斯最终还是被扭送去和我一起上学了。

尽管距离新学期开始还有两周,但我俩就像所有被宣告假期余额的普通小孩一样,陷入了各不相通的烦恼与焦虑之中。

我在纠结应该如何迅速融入一个已经成型的班级集体中、并尽快建立全新的团体中心秩序;

而布鲁斯却在烦恼,该如何平衡学校生活与他的自学课业之间的时间差。

于是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,虽然我俩看起来都是卷王,但我俩卷的根本原因却完全不同——

我纯粹是争强好胜,又缺德又爱赢;

而对于布鲁斯来说,他是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。

他在逼迫自己长大,为了某个目标、为了填补某些遗憾……他不得不像一块渴水的海绵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会更多、不断打磨自己。

我突然觉得生命的厚度太厚也不是一件好事,就像射箭时弓弦绷得太紧,反而会有断掉的风险。

于是我当机立断,迅速暂停了我的卷王大业。

11.

“布鲁斯布鲁斯。”我翘掉了约好的聚会,围着他晃来晃去:“我们去野营吧!”

布鲁斯震惊地看着我:“???”

“可是今天的学习计划还没有完成……”他不舍地看了看桌子上的书。

我双手合十:“可是今天天气很好,非常适合野外烤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