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、第6章(1 / 2)

缄默者 洛东徘 2968 字 9小时前

复堪罪地验足迹

“原来还是个学生啊!”方青松拎着勘察箱,弯腰探进警戒线,“22了吧。”

何让尘摇了摇头:“虚岁23啦。”

方青松心说年轻就是好,还按照虚岁算年龄。刚想开口调侃,走在他们前面的顾岩突然回头问:“你之前说,三个绑匪是从这里出来的。”

后面的两人顺着顾岩手指的方向望去——那是一个小巷子,并不长,有些狭窄,尽头是条有些黑黢黢的马路,估计路灯都坏了几个。

何让尘回答:“嗯,当时飘了雪,我们走路都有些快,只想赶紧回去,确实没想到会有人埋伏,虽然吓了一跳,但也跑不掉了。”

顾岩没吭声,贴着巷子的墙边走了进去,刚走两步,便停了。

方青松好奇问:“他干嘛?”

“我也不太清楚。”何让尘无奈摊手。

巷子里的顾岩啪嗒一声拧开手电筒,顺着地面往外面照出一片光区,不知在找什么。随后视线一抬看着不远处的两个人,问:“从祁清的学校走过来,大概多久?”

何让尘思考了会:“大概十分钟吧。”

顾岩依旧站在巷子那里,只是转了个身子,用手电筒往尽头一照,能隐约可见远处地面有几个废纸盒、随后看着何让尘问:“你当时在绑匪出来之前,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吗?”

何让尘下意识回答:“啊?什么声音?”

“我在问你,有没有听到,好好回想一下。”

见状,方青松也歪着脑袋,瞪着他那双大眼睛望着何让尘,但只是看着,半个字也不会说。

他心里清楚的很,自己虽然是痕检,但在查案期间,警察提问,绝对不能掺和进去,警方抛出的每个问题都是有意义的。

比如这个问题,很大概率顾岩心里已经有了答案,可如果顾岩给了提示,比如‘类似XX的声音’那就是诱供了,就会影响案子的走向。

半响后,何让尘才摇了摇头: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。”

“好,”顾岩拿出手机,不知在给谁发微信,头也不抬地喊了句:“方青松过来。”

“来啦!”方青松拎着勘察箱小跑过去,停在顾岩身边时,只见顾岩和他低声说了些什么,然后便点头朝着巷子深处走去。

何让尘没听到指令,还站在原地,走也不是,去也不是。

顾岩手机很快收到了回复。

吕支队:【明白。】

而对话框上一条,是顾岩刚刚发出去的:

【三个绑匪,一个司机。】

顾岩刚把手机揣回兜里,抬脚准备朝方青松的方向走去。鞋底刚碾过地面,他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,猛地回头——

视线内只见,何让尘老实站在原地不动,大抵是有些冷,双手塞进棉服口袋,站的就像是大一军训似的,白茫茫的空荡街道,衬得他整个人有些单薄,正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。

顾岩思绪有些复杂,但他还是明白自己要说‘你去附近民警旁边等着,不要乱跑,先别靠近这里。’

少顷,他张开嘴,呼出一口白气,还没等发出声音,何让尘的声音已经先一步传来,带着点被冻得发抖的颤音:“顾警官,我好冷,我能去你旁边嘛?或者就是巷子那里,躲躲风吗?”

顾岩没吭声。

何让尘以为这个不太合规,但他又实在不想站着吹冷风,他心里偷偷琢磨着:对方毕竟是警察呢,态度要好,就像是微信报备聊天一样!

所以他努了下有些泛红的鼻子,带着略微服软的商量语调:“我保证不乱动,你让我站哪里,我就站在哪里,可以吗?是你带我来的,就算我是你的怀疑对象,也不能把我冻着吧。”

“顾警官,我真的好冷啊。”

寒风从远处呼啸而来,卷起地上的枯叶,吹乱了顾岩梳得很整齐的黑发,几缕发丝不经意拂过他的眉梢。

“好。”他语气平淡地说。

何让尘眉眼一弯,小跑过去:“给我画个圈?我站哪里?”

顾岩很轻地叹了口气,手电筒的光束在巷子口约莫十几米处划了个圈,冷白的光在地上映出一个模糊的边界:“这里,别乱动,别乱跑,任何东西都不能碰。”

“嗯,好。”何让尘一个跨步走了过去,“你去查案吧,顾警官,我是真心希望你们能尽快把案子破了,有什么我能帮忙的,我一定尽我所能。”

顾岩戴着手套‘嗯’了声。

随后转身离开,但走了几步后,速度明显慢了下来。或许是想确认何让尘是不是真的老老实实呆着,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,他微微侧身,余光扫了眼身后。

那其实只是转瞬即逝的小动作。

像是训练有素的警犬,不经意间瞟了一眼自己捡到的小猫有没有乱跑.

咔嚓,咔嚓——

方青松拿着相机对纸板拍了好几张照片:“你猜的没错,确实有脚印,虽然不少,但可以分成三组。”

顾岩蹲在他身侧,试探性问:“是不是两重一浅?”

“对,浅的那个鞋码偏大,约莫在44左右,鞋底花纹不常见,有点像是那种老北京布鞋。”方青松分析起来这些专业的时候,神情非常认真,和之前闲聊截然不同:“而另外两个成年人的都是运动鞋,值得一提的是,足印是有重叠!”

顾岩接过方青松递过来的相机,调整放大看了会:“那就说明确实是从尽头走来的,在这里等了很久,然后再把人扛走。”

方青松继续说:“三组足印来的时候脚步都很轻盈,走出去的时候,就变成了两重一浅。”

“能做足迹分析吗?”顾岩把相机还给方青松问:“这个天气,石膏成型约莫二十分钟吧。”

一听这话,方青松神情明显一愣。

虽然在现在查案的大环境内,一些经验丰富或者很优秀的刑警都要掌握一些痕检技术。

毕竟在司法框架下,你推算得再天花乱坠,有理有据,最后影响法庭判决的永远都是铁证。

可痕检是个很大的类别,手印、足迹、弹道痕、工具……每个类别下面又有细分。能懂几个就很不错了,不能要求人家刑警和专业人员一样吃透,但顾岩显然属于优秀刑警一类,而且懂的不少。

“厉害啊你,”方青松乐呵呵一笑,“我打电话让局里的人送模具过来,我们在这里等一会吧。”

“让看守的同僚守着就行,你跟我去前面看有没有新的发现。”顾岩用没打开的手电筒往尽头一指,“我怀疑那里就是停面包车的地方。”

方青松打着电话瞄了一眼。

顾岩回头招招手,喊道:“何让尘,你过来,沿着墙边走,别踩到东西。”

“嗯!”

何让尘很听话地尽可能贴着墙壁移动,但有些黑,看不太清路,走的有些慢。

啪嗒一声,手电筒打开,一束光柱直直地打在何让尘脚下的路,他猛地抬头,笑着说:“谢谢你啊。”

“客气,”方青松正拿着手电筒,站在顾岩身侧,“关心大学生是应该的,你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啊~”

何让尘踩着光区一步步走着。

方青松忙着给他照路。

——没人注意到,站得笔直的顾岩垂在身侧的右手,大拇指还按在手电筒的开关上,但因过度用力,手背青筋隐约可见。

那是在准备滑动开关的瞬间,被强大的力量硬生生给停下导致.

顾岩沉默转身松开紧绷的拇指,啪嗒打开手电筒,朝着尽头走去。

冷风呼啸席卷而来,方青松吓得把帽子给按紧:“这条街还真是冷清,啥都没,店铺我感觉都是倒闭的。”

“这附近确实挺荒凉的,”何让尘也冷得把手放进口袋,“这片小区基本没商圈的,我在这里干家教半年了,也没看发展起来呢。”

方青松好奇问:“那你怎么跑那么远啊,这家人给的钱多?”

问题抛出后,走在他们前面的顾岩眼皮一抬,自然地放慢了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