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上行人并不算多,稀稀拉拉几个,都小心翼翼地踩着泥。
在满鼻的泥腥气中,一抹幽香突兀地入了鼻中,周一听到元旦吸了吸鼻子,说:“好香呐!”
她左右看去,便看到了一个提着篮子的老妇人站在街边,喊着:“花,新鲜的黄梅,喷香的黄梅,买一支放在家中,簪在头上,能香好几日!”
周一看向她手中的篮子,篮子里装的是一枝枝蜡梅,浅黄的蜡质小花一朵朵绽放,只是看着,鼻端的香气便似乎更浓了。
注意到了她的视线,老妇人的声音热切了几分,“道长,来看看黄梅吧,新鲜的黄梅,今晨我才从枝头剪下来的,你看看,还新鲜着呢,插在水里,能开好些日子!”
周一背着元旦走了过去,老妇人赶忙把半搭在蜡梅上的灰布掀开,向周一展示:“道长你闻,是不是很香?”
周一颔首:“的确很香。”
她问:“老人家,这黄梅是怎么卖的?”
老妇人赶忙道:“不贵不贵,十文钱一枝!”
周一问身后的小孩儿:“元旦,可想要一枝?”
元旦趴在她背上,吸着鼻子,小声问:“师叔,我可以要吗?”
周一笑了,说:“自然,师叔要给自己买一枝,你呢?”
元旦便开心道:“我也要一枝!”
周一便对卖花的老妇人说:“老人家,四枝黄梅。”
说着,单手从道包中摸出荷包,递给背上的元旦,说:“数四十文出来给这位婆婆。”
元旦伸手接过,认真地数了起来,稚嫩的声音道:“一文,两文,三文……”
老妇人也不急,看着周一背后,一副笑呵呵的样子,等到元旦数好了,一手接过钱,一手把四枝黄梅递给元旦,道:“多谢小道长!”
元旦接过黄梅,有些羞涩道:“不用谢。”
老妇人脸上的笑更慈祥了,说:“小道长真是可爱!”
这时候,有人走过来问:“卖花的,你这里可有桃花卖?”
不待老妇人回答,他探头看一眼,便收回视线,说:“只有黄梅,那便算了。”
老妇人忙道:“都是冬日了,哪里还会有桃花?”
“再等几个月,到了春日,那时候各处的桃花才开呢!这个时候,最多便是这黄梅,还有玉茗花,这花我家中也有,你若是要,我明日便为你采来。”
男子摆手:“不要不要,我只要桃花。”
老妇人肯定道:“城中哪里会有桃花?你便是找遍了,也找不出桃花来!”
男子穿着蓝色绵衣,腰间佩着一块玉,看着家境不错,嗤了一声:“老太婆,你自己没本事,种不出桃花来,何必说什么全城都没有?”
“实话告诉你,前日我便看到城中有人拿着一束桃花。”
“这不可能!”
老妇人很肯定,“我家卖了二十多年的花,从未在冬日见到过桃花!”
男子:“骗你作甚?若不是看到有人拿着桃花,我怎会想起来买桃花?我又不是傻子,冬日桃花不开这事我能不知道?”
“算了算了,跟你掰扯什么,你这里没有,我再去其他地方寻就是了。”
说罢,抬脚就走了。
看着他离去,老妇人对周一道:“道长,这个季节当真没有桃花!”
周一颔首:“我知道。”
老妇人看着男子离去的身影:“这人定是来骗我的!”
周一没有说话,问:“老人家,向你打听这城中的医馆……”
……
天色阴沉,昨日的雨似乎未落尽,不知什么时候便要再落一场。
平安街,行人匆匆,这里是整个壁水县最热闹的地方,街道两旁皆是店铺,灰衣道人背着小童慢慢走着,突然,她停了下来,看向对面,那里是一家馒头铺,店中冷冷清清,店门挂上了白帛。
路边有人道:“韩家这是怎么了?谁死了?”
便有人说:“还能是谁?就是他家那个考上了秀才后就不见了的儿子,听说当初是进了云雾山,死在山里了!”
“竟是死在山里了!”
“不对啊,既如此,他们又如何知道的?都死了好几年了,又在那大山中,他们怎么就突然知道了?”
“听说是他儿子的鬼魂自己找了回来,给他们托了梦,还将自己的骨头都送回来了呢!”
“真的假的?!”
“骗你作甚?那头的熊家也在办丧事,听说他们家住的宅子就是他家堂弟的,他那堂弟跟韩家的一年考上了秀才,也一同入山,死在了山里,昨夜都一起回来了!”
“啧啧!”
路人叹道:“都是秀才老爷了,竟这般死了,真是可惜啊!”
灰衣道人走到了韩家,头发灰白的妇人跪坐在棺材前,擦着眼泪,周一走了过去,将一枝黄梅并二两银子放在了桌案上。
妇人扭头看向她,问:“你——”
周一:“我同韩林曾是旧识,特来送花和帛金。”
说罢,转身离去,妇人忙道:“这位道长,这几日来请来家中用饭!”
周一摇头:“夫人,不必了,你们多留些钱财傍身,韩林泉下有知方能安心。”
她背着元旦,继续往街道那头走去,还有一家。
元旦趴在她背上,抱着黄梅,问:“师叔,那是韩林哥哥的家吗?”
周一颔首:“对。”
“韩林哥哥和老师回家了吗?”
周一:“是,昨夜他们便回家了。”
“韩林哥哥和老师还会回来吗?”
“不会了,他们跟清虚子道长一样,要去新的身体了。”
“哦。”
身后的小童闻了闻黄梅,“我想把我的黄梅也送给老师。”
周一:“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