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章 失而复得
府衙, 代捕头匆匆赶至厅堂,在门口站定,敲响门扉, 道:“大人, 代超前来复命。”
里头传出声音:“进来。”
代超推门而入, 见到桌案后起身的文维申, 抱拳:“大人, 我等幸不辱命,癞老七在京中的帮众已尽数捉拿完毕!”
“好。”
文维申起身走到架子边,用盆中冷水将手上的墨渍洗去,问:“那些孩童如何了?”
代超踟蹰道:“大人,那数十孩童在府衙住了几日, 日日啼哭, 我们寻了拐子来问话, 这批孩子共由四个拐子拐来, 其中三个已经捉拿归案,能分辨出一半孩童的来处,第四个拐子, 拐了足足一半的孩子, 却是在被捕之前就已经死了。”
文维申看向他:“怎么回事?”
代超说:“属下查证了, 他是因吃了酒, 孤身一人归家,在家门口摔倒,趴了一夜, 冻死了。”
“据其他人说,此人一向是独来独往,这批孩子是他独自一人分了八次才运入京中的, 现在他死了,便没人能说清这些孩子的来处。”
文维申:“可有问过他家中人?”
代超:“已经问过,说他前些日子并未出远门,只在京外的村镇去过,具体去了哪些村镇却是不知。”
文维申:“可有贴出告示?”
代超:“已经贴出了。”
“只是这些孩童家人多为乡间民众,非是京中人,怕是难以看到这些告示。”
文维申:“如此,便唤附近镇中捕快前来相助,多费些事,务必要送这些孩子归家。”
代超:“是。”
代超离去,文维申却是叹了口气,这次有高人相助,打了那些拐子个措手不及,拐子好抓,孩子却并非那般容易送还。
他见过那些孩子,年岁都不大,他在外做官之时也抓过拐子、送过孩子,知道年岁小的孩子同父母亲人分离了一些日子之后,还真不一定能分辨自己的生身父母。
若不仔细些,恐要将一些孩子再次送入虎口之中。
他擦干了手,往桌案后走去,哐的一声,风将窗户吹开,冷气贯入,他赶紧去将窗子关上,转身却看到桌上多了一张符,旁边是一张字条,上写:寻亲符,将孩童发丝至于符上,自能寻其至亲,仅限一城之内。
……
京外,三元镇,一户小院中,男女坐在门口,痴痴地望着外头,脸上皆是一片木然,路过的邻人见了暗暗摇头,入了院中,来邻人家借住的亲戚小声问:“这是怎么了?家中出了什么事情不成?”
邻人轻声叹道:“家里的孩子被拐子给拐了。”
亲戚诧异:“怎会被拐子拐了?”
邻人说:“是月前的事情了,说是那日镇上来了个卖糖画的,就在镇子口摆了摊,可以用家中的鸡子换糖来吃,三个鸡子就能换一个糖画。”
亲戚:“那可不便宜。”
三个鸡子三文钱,一个糖画能有多少糖?
邻人说:“那可不,可孩子们喜欢啊,那人的手艺也好,画什么像什么,一个镇子的小孩儿都跑去了。”
“当时哪里能想到这个卖糖画的是个拐子,都觉得这么多孩子围在那里,能出什么事情?且好不容易孩子这么高兴,把人叫回来,怕又是好一阵哭闹。”
“不说别人,就说我家那小子,第二日都还吵着要去看糖画呢。”
“大家都由着孩子们,等到天快黑了,卖糖画的走了,各家的孩子都归了家,这才发现竟然有十个小孩儿不见了!”
“一问回家的那些孩子,都说卖糖画的要给那十个孩子更大的糖画,领着他们去拿糖画去了。”
亲戚:“这哪里是拿糖画,分明是把孩子给拐走了啊!”
邻人尤有后怕:“可不是!我家小子都险些跟着去了,要不是这小子牙被糖给粘掉了,吓得他赶紧回来,现在我怕是也跟隔壁的一样了!”
亲戚也是后怕道:“竟是这般,这小子也忒没戒心了,可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。”
邻人:“正是。”
亲戚看向隔壁,叹道:“真是造孽,天杀的拐子,眼看着就要过年了,这时候把孩子给拐走,是要一家人都过不了啊!”
这时,外头传来喧哗的声音,两人好奇打开院门去看,就看到一群人朝着这边走来,打头的是两个威风凛凛的捕快,旁边作陪的却是她们镇上的王捕头,旁边竟还跟着一群孩子呢,好些人跟在后头,其他家的人大着胆子问:“大人,你们这是做什么呢?”
王捕头道:“这两位是京中的大人,将拐了孩子的拐子给抓了,现下将孩子给还回来了!”
拐了的孩子被官府的人换回来了,这事可真稀奇!
这时候,坐在门外失魂落魄的女子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一个孩子,冲上去,喊着:“铁头,铁头,是娘啊,铁头!”
人群中的一个光头小孩儿不管不顾地冲了出来,扑进了女子的怀中,大哭起来:“阿娘,哇哇哇哇——”
邻人仔细看了眼,那还真是铁头,再看京中来的大人,其中一个大人看了眼手中的一个黄色物件,跟王捕头说了什么,这就招呼人走了。
这一天,三元镇被拐的十个孩子都回到了家中。
另一边,距离京城足足三百里地的新溪县,一间小铺子里,一对夫妻在做着饼,揉好的面团切成小剂子,擀成饼,捏出花纹,送入火炉中,饼的香气满溢整间铺子,还飘到了铺子外,引得路过的人忍不住频频看向铺子里,更有人索性脚下一拐就进铺子买饼吃了。
那人很是豪爽,进了铺子就道:“店家,给我来十个饼!”
拿饼的妇人忙道:“客官,我家的饼大,十个你许是吃不完。”
那人拍拍自己的肚子,端是膀大腰圆,他说:“店家莫要操心,安心给我上饼就是,我这肚子你家的十个饼可填不满!”
店中其他人见了,便有人道:“是个好汉子!”
那人寻了个桌子坐下,一眼就看到了桌旁的画像,是个五六岁的小儿,看着机灵可爱,还用笔在小儿的脖子上点了两颗黑痣,一颗在上,一颗在下。
汉子好奇,妇人将饼端来的时候,他便问:“店家,你这画的是谁?”
妇人说:“这是我儿子,六岁的时候他被人拐走了,我们夫妻二人寻了三年都未寻到,如今他也该九岁了,不知客官在外头可曾见过脖子上有这样两颗黑痣的孩子,若有消息,我们夫妻二人愿意重金酬谢!”
汉子摇头:“倒是未曾见过。”
妇人道了谢,转身继续去忙了。